後勤為戰力與作戰持續力之根本,一旦缺乏堅韌的後勤支援,軍隊就無法遂行各項作戰任務。在近代複雜作戰環境下,各種高科技武器裝備推陳出新,更有賴健全補保作業,方能確保妥善率與作戰能力。二次世界大戰以來,戰史例證顯示,後勤補保為戰爭勝負關鍵,國軍在推動各項建軍規劃與組織變革時,皆須充分考量整體後勤能否配合,更將後勤補保列為部隊重要支柱。
後勤補保涵蓋攸關部隊正常運作補給、保修、運輸、衛生、彈藥等範圍,項目繁多與複雜,往往超乎常人想像。然而,從官兵個人服裝到精密武器裝備修護,任何一個環節產生疏漏,輕則損及個人權益,重則導致武器裝備毀損與人員傷亡。後勤補保體系之正常運作,不僅有賴後勤專業人員的專注敬業,更須落實於所有單位的精實管理,方能確保龐雜的工作項目按標準執行。
近年來,國軍陸續推動多項後勤補保改革,從武器裝備管理與零件供補系統資訊化,到近日的服裝供應站委商經營,大幅降低後勤單位與作戰部隊的作業負擔,並提高維保作業的速度與精確度,也更能滿足官兵基本需求。此外,配合新式武器換裝與部隊編裝調整,國防部也深入檢討後勤補保專業人力需求,期能加速培育維修各項尖端科技武器裝備的必要人才。
然而,在強化後勤補保能量之外,落實各項工作的關鍵,仍在所有基層單位。官兵需求、戰備任務、部隊訓練之實踐,仍然來自基層部隊,須賴各級幹部認真負責,方可使需求適時提出、項目正確處理、供應及時滿足。因此,各級主官對於行車安全、伙房作業、械彈管制、重要庫儲管理與裝備維保作業,都應親自督導並掌握執行狀況,方能消弭可能風險,使單位後勤補保工作正常執行。
正常操作、按時檢查、定期保養與更換,為確保武器裝備發揮功能之關鍵。單位應確依各項技令、手冊與檢查表,嚴格要求所屬落實一、二級保養;主官(管)及後勤業管人員,應按保修作業期程,依「一級輔導一級」,執行各項督導檢查,以糾正執行缺漏,以及發掘各項補保窒礙問題,適時反應上級協助處理;補保作業人員則須依「維保作業工時暨課程配當」派工,正確執行各項保養檢查,單位更應落實離(退)職業務銜接,避免產生保修作業空窗期。針對戰、甲、砲車、航空器與指管通資等高價精密武器裝備,單位除落實一、二級保養外,更應綿密協調地支部,定期執行重要零組件檢修。在執行基地測驗、實彈射擊、三軍聯訓及其他重大戰備演訓任務前,更應針對操作與維保人員,進行合格簽證,完成武器裝備與彈藥之安全檢查,避免肇生訓練危安事件。任務執行期間,也要申請地支部及上級保修單位,派遣必要專業人員,編組保修支援組,處理臨機性保修需求。
此外,營區各項庫儲設施須嚴格督管,軍械室、彈藥庫及油庫等處所,更應貫徹作業紀律,維持警監系統正常運作。除落實每日定期清點檢查,也要由專責人員執行保養、維護與巡查,發現問題立即回報。尤其是械彈管理,須嚴格要求保管人員安全查核及定時與特別清點,貫徹各項危安管控措施。糧秣庫房等儲所,則應定期檢查各項消防與防腐防蝕設施,落實推陳檢查,避免補給品損壞。